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写诗不是制灯谜

写诗不是制灯谜
6 N0 n7 X& d$ }+ n# v5 `" l2013年12月08日 13:40
8 o# g$ {6 [0 [来源:羊城晚报
* d& v, ?7 l! r# R2 {2 F. Y
0 ^) _3 c  l  L& x7 F, f4 y' }- a# b

/ |# a" F! d' N" t" r" |& M( t人参与 评论
# b* g2 @6 p5 i+ T# K隔与透,王朝闻先生把它当做是美与审美的基本话题之一。看诗读文章,连连打“磕”,非叫人使劲猜不可,也就兴致全无了。只好拿脚投票。问题是,写的人揣着谜底,他总觉得是“透”的,再说,艺术不就讲究含蓄么?可是,含蓄不是制灯谜,不是随心所欲地打造文字迷宫。
- U3 e& N5 H) {1 T7 E" a0 H
# e0 f& R" ^# j& N( |  |' z) `原标题:写诗不是制灯谜* o9 y# n) s$ L3 i  v

; U: m0 w+ n1 z3 c, E4 ^一闻录
5 E1 N( E& y) G- y# ~0 Y. t* v  w; B6 o3 s
□黄大荣/ l* n7 \: c4 z  K+ m" u3 M

1 ^2 B% n2 [- O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几个作者拿徐迟先生三十年代的诗,手抄了,去请教他。他看了半天,看不懂。这才将原著出示。老先生笑了,说不好意思,那时候太年轻了。写的是什么,真记不起了。我们不是诚心逗他,是看不懂他的诗,未免有点小焦虑,小自卑。于是有人打赌,说他自己也未必懂。
% L* W* @0 v7 `% S  X6 H, F; ~  B; a4 I% u
隔与透,王朝闻先生把它当做是美与审美的基本话题之一。看诗读文章,连连打“磕”,非叫人使劲猜不可,也就兴致全无了。只好拿脚投票。问题是,写的人揣着谜底,他总觉得是“透”的,再说,艺术不就讲究含蓄么?可是,含蓄不是制灯谜,不是随心所欲地打造文字迷宫。
9 T* ]% z: ?) J6 m- R) G$ F, f
. e. f9 ]- [' d: F八十年代初流行一首歌:《跟着感觉走》。打通眼耳鼻舌身的“色蕴”,启动自由联想(意识流),捕捉声光音像流动的瞬间,记录稍纵即逝的幻觉幻象,幻视幻听。但有的诗就已经很费解了,正像另一首歌唱的:《我的心思你根本不懂》。湖南妹子残雪的小说,还能看出点思想和情绪的大概,假如再转化成后现代诗--对文本解构,只怕没人能懂了。你的梦或意识流,原本逻辑混乱,时空倒错,映像模糊,情节场面碎片横飞,你还嫌不够凌乱,还要像李商隐的无题诗,“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藏些独特的个人隐私,那就像草书不合“格”,神仙都认不得了。; O4 |; v/ ~8 h5 S
+ b( v3 n1 s2 J+ h5 m' ~
许多书法大家作“草书千字文”,即意在为草书定“格”--立一定之规,一定之范。天下诗文所以能交流,盖有大致的、共同遵守的一个“格”的。不拘格套,自创一格,必定先有继承,有来路,再站到前人肩上。这才说得出道道。我相信,后现代诗肯定也有自创之秘法,却是秘而不宣,诗江湖中,私相授受而已。生怕说破了,就不香了。正如后现代绘画,即便是缠来绕去的线条,或浓或淡的泼墨,那也必定是“有意味的形式”。2 o" b0 e0 o/ Z3 `
2 Z4 m# k2 b( o2 L8 v8 F( O0 R
看不懂却没有人敢说。编辑、评论家,谁不怕露怯?大家还要不要吃饭?都说那是皇帝的新衣,你一人敢说,啥也没穿,裸着?!
( c3 k* o4 o- h
2 r0 V' P8 U9 k8 e5 i" x9 I我曾说,朦胧诗分两种,诗面文字清丽晓畅,诗外朦胧--蕴含丰沛厚实,意味无穷;或者诗面朦胧晦涩,诗外白开水一杯。天书式的诗,字个个认得,句子偶尔也能“信解”,搁一块你就懵了。你一层层剥开洋葱,发觉啥也没有或没有个啥,禁不住大呼上当。不过,也可能有人就喜欢它。喜欢的,玩玩也无妨;世界上不是总会有你永远弄不明白的癖好和嗜癖人吗?只别要求世人把你供着当“真经”膜拜。
/ v: O1 Z7 e3 p/ x# V6 l) V7 @1 E2 s1 z
我看,诗还是要回到诗,小说回到小说,文章回到文章。人的大毛病,重要的、首要的东西,偏偏最爱遗忘。捡芝麻丢西瓜的事,每每发生。首要的是什么?诗文皆因情而生,有感而发,因时因事而作。打从肺腑流出来,喷出来,不是挤出来憋出来硬拼出来。- M" H, q6 s: L  H- @$ G5 {: R" D

3 {$ \8 {9 K) B8 v" j今日之中国,诗人当坚守的,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气节和良知。是清理自己思想的自觉,并义无反顾地以其昭昭,在群氓充斥的社会,发出自己的真声音。什么这主义那流派,这技巧那手法,都等而次之,等而下之。别老想着自己多本事多有才华,先想想你干嘛写?是小圈子里关门作揖,享受特定人的嘉许,还是与更多你所爱的人,分享你的发现,你的情感,你的思想。我总怀疑,诗人们圈子里,“诗人至高无上”的那种种气势和做派,恐怕要不得。诗,或可说在文学中“最高”(也仅限于史诗吧);诗人,切不可作如是说。人,无论从事什么行当,无论身份地位怎样,都是渺小的。
) `5 e; S2 [/ m
. Q7 |$ B, }  U* m5 {* b8 U) M重庆有一条很长的专给旅游人玩的大街,名字倒有趣,叫洋人街。满街的标语、宣传牌都是解构主义的东西,比如,“世上原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非逻辑、反逻辑,半逻辑。生存困境的自嘲,却没有了历史感和悲壮美。这还是最好的一条。也有很糟的,厕所门口:“不在这儿如厕的屁股,不是好屁股。”这恰恰是两种解构的例子,一种是思想的,一种是商业的;一种文明的,一种粗暴的,或暴力的。今天这两种解构都存在,但后者太多。尤其可恶的是,明明是暴力解构,却偏偏穿一身绅士的燕尾服。我看有的人,怎么都觉着不大顺眼,后来才恍然,原来他是不配穿燕尾服的。
" D5 A4 i# q! k$ |7 |& u$ o
, X% g! Y3 ], e. J(原载于2013年11月5日共识网)8 I) \% L* F. r/ L2 T8 E

# u0 }* }  m: M: P黄大荣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