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辨万物之理0 i+ h9 P, b3 q4 ^; r' t- y
" z) A1 K6 X0 u2 K8 {茶一壶,酒一壶,- Z- O; u: q6 L+ D" m
纵性求真何嗜古,
* N9 T9 p- M5 ^( |4 }( f9 }西窗柳正舞。4 ^6 F+ n v4 c' R& K* L, f3 P
; j/ ?" c# z) h7 L. m# q$ g/ K
, I1 h. D, t" E天一宇,地一宇,
9 h4 B. @$ `: a' z/ _" N- r# l8 u两朵乌云分细缕,: ]% z a7 D0 E7 }8 Y! D/ K
凌空凭对羽。
" P# y* j0 o* C0 I$ j+ O. G9 O; Y' o/ S Z1 Y/ i, f
5 O" c1 j5 ^! S( V0 [; f
注:1 _: J ?- l3 z2 |7 \
一,嗜古
" g( ~0 d' s% a人类文明史,乃穷究万物之理的历史。窃以为,思维方式亦随之发展——递强而不是递弱,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神性思维,玄性思维,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分逻辑思维和科学思维两个层次,分别对应第一次、第二次科学革命。神性思维是前文字时代的思维,又可以称作图腾思维或符号思维。玄性思维,可以简单解释为冥想思维。理性思维阶段的第二个阶段,即科学思维阶段,正在将人类前此的所有思维整合。这种整合,体现在科学哲学。整合之路,将是永远的、无尽的长路。因此,嗜古,迷信神秘主义,对我而言,只觉得可笑。当然,我不会反对文艺家玩玩它。
' \/ ^5 Z c" ?6 W1 n& F; y二,两朵乌云和“对羽”1 K. y2 K5 W- o7 N0 |% U; S5 n1 E
1900年元旦,世界顶级科学家济济一堂,庆祝新世纪到来。牛顿经典力学和麦克斯韦经典电磁力学,似乎把世界照得通亮——尼采说,“上帝死了”。人们普遍认为,万物之理已经找到,天空一片晴朗。开尔文绅士般地给人们扫兴了,他说,且慢,天空还有两朵乌云:一是黑体辐射的实验结果与电磁力学的理论计算严重背离。二是人们从不怀疑的布满整个宇宙的介质“以太”,经实验证明,并不存在。前者,由普朗克提出电磁波的能量不连续,而是一份一份的,并给出了极其简洁明快的公式:能量=普朗克常数×电磁波频率。完美解释了黑体辐射。由此为量子力学奠基。而以太的不存在,导致爱因斯坦假设的萌发:光速最大和光速不变。这乃是狭义相对论的前提。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是当代物理的最高成就。尽管人们试图寻找“大统一场论”的努力,至今未能成功。人类对万物、对宇宙的认识,跃升到空前高度。智能时代的技术基础,有赖于这一对翅膀。
' n% t3 Q; D7 D" t) A三,究竟有没有“大统一场论”被人类认识?我持怀疑立场。因为,带有终极意味的东西,人,永远不可能获悉。这符合我的哲学思考,即,人是有限的(包括人的思维能力);上帝是无限的。即使是找到了大统一场论,天空还会有乌云。2 n5 c3 m I# l' U4 k; _2 Z8 S/ B
四,万物之理
- R) T# |6 T& \' ]4 N如果一定要说万物之理存在,迄今为止,只有热力学四大定律无可置疑:1,能量在转换过程中守恒。2,热力学过程不可逆,或曰“熵增原理”。3,绝对零度不可抵达只能无限接近。4,两个热力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热平衡,则它们也必定热平衡。0 r* o3 H- t6 ^3 U
五,不确定性
6 s1 b& K9 ~6 Y7 `! n: Z$ V热力学统计规律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已经宣告了决定论的终结。上帝掷骰子还是不掷骰子,与人类无关。
2 E M/ _5 t, s6 P# F
5 f( D6 p4 }; ]$ K$ O+ h- B黄大荣 202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