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秋野:两党合并--两岸统一前的明智之举
从"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到“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整整经历了60年的时间.在同一时期里,对岸则是从"反攻大陆"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再到"天下为公,人民最大".两下观之,一方在紧锣密鼓地朝统一的既定目标稳步推进;另一方似乎在从"还我河山"的雄心壮志处朝偏安一隅的小小朝庭步步退缩.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真正关心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人们深度忧虑.
从胡主席的除夕讲话可以看出,中共已经释放了足够的善意,道出了罕见的新意,作出了最大的让步,和统的意愿是真诚而强烈的.如果对岸能作出积极的因应,两岸和平统一就不再只是梦想.如果在历史的机遇面前畏缩彷徨,继之而来的便是武统的噩梦.怎样才能不让文统的美梦变成武统的噩梦?怎样才能让两岸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两党合并---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破镜重圆---是大陆与台湾双赢的前提,是中共与国民党要走的一步棋和该打的一张牌.
一。 两党分裂的理由不复存在
与国民党和共产党相比,民革只有60年的历史.1948年成立的这个新党不新,无论是从名称上还是成分上来说都是"老字号".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主要发起人是李济琛,蔡廷楷这批国民党内的反蒋老将.他们认为蒋介石从1927年起就背叛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违反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变成了人民公敌和反革命独裁者.只有他们这批国民党"左派"才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随者,三民主义的真正继承人.于是,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香港成立"革命委员会",与蒋家王朝彻底切割,与老蒋本人划清界限.
60年来,这个政党(其实,从它成立之日起就不是具有独立党格的真正政党.1989年之前,它的党员不能称作党员,只能叫做"成员".笔者曾在1988年的民革地方党代会上对此表示过强烈不满) 所做的一切,值得一提的只有三件.首先是充当中共建国之初树立自己民主的国际形象的一块不可多得的招牌. 众所周知,中共是打着反独裁反专制的民主旗号登场的. 新产生的政权并不是"一元化"的一党专政, 而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聪明为基础的,有以民革为首的各民主党派参加的民主"联合政府"..其次是策反程潜和陈明仁等国军将军和地方首领,为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再次就是担当统战工具,为解放台湾和分化蒋营献计献策.不过,这方面成绩并不卓著.顺便提一句, 还有一件让毛泽东后悔了小半辈子的事也是两名民革成员的杰作.在这位开国大帝准备沿用中华民国的国号的重要关头,国民党元老出名的左派廖仲凯先生的遗孀何香凝女士建议"不要把蒋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大意如此);另一位是蒋的亲信爱将张治中先生.轻轻的一句"这样你就永远无法超越孙中山先生",让毛如雷贯耳,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的方案就这样胎死腹中了.
现在,国民党早已不再姓蒋(虽然国民党的新生和台湾的民主与小蒋的开明密不可分).并不折不扣地继承了中山先生的遗志,成功地在台湾实现了三民主义,成了真正现代化的政党..号称代表了国民党正宗的民革,还能找出分裂的理由吗? 实际上,国共近年来已多次握手, 会见时并无民革代表参加.可见在在三通之前,国共两党的直通车早已开通,民革这位媒人和桥梁的作用已经不复存在,应该是识时务顺潮流而重回母体的时候了.
二. 两党合并的时机已经成熟
现任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先生说过:"如果它(中国国民党)将来有一天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就有可能合在一起"。(括弧里的话为笔者所加). 他提出的这两个条件,一点也不难达到.周先生说这个话的时候,可能没读过本人在1988年发表在民革中央机关报"团结报"上的一文: "孙中山的主张冲破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此文论证了中山先生晚年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三民主义包含了社会主义."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这是先生亲笔所书."天下为公"也是一大明证.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明权,应属中山先生.国民党是中山先生亲手缔造的,奉他为精神领袖,称之为"国父",三民主义写进了党章,会不拥护社会主义吗? 其实,台湾社会今天的社会主义程度,要高于大陆许多.人家的贫富悬殊,远远小于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陆.
至于"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只需在"领导"前面加上"正确"两字就够了. 乍一看上去, 这是在奉承共产党一贯正确.但另一种解释是: 你的正确领导我会服从,如果你的领导是错误的,不但不应该拥护,而且应该反对.事实证明:凡人都会犯错误.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也不例外 .
国民党应不应该对民革不屑一顾而拒绝来大陆发展因而根本不考虑合并之事呢?如果那样,在大陆强大的文攻武备面前,就只剩下投降或“卖台”一条出路了。这样将会给中华民族带来更大不幸。明眼人已不难看出,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要想跳出统战的圈套,摆脱被吃掉的命运,及早与民革合并,就能变被动为主动,以小胜大,反客为主的局面也是可以开创出来的。
一个有着良好的主义为指导,存在了上百年,曾经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辛亥革命,形式上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历经无数血与火的考验,总结了兵败大陆的教训,经历过失政与重新执政洗礼的现代化政党,生命力是强盛的,凝聚力是强大的,其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直接来大陆发展党员,而要与无甚建树,全没骨气的“叛军”为伍呢?理由有三。一是大陆是共产党的天下,虽然天天喊“解放思想”,真的要开党禁,并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做到的。两党合并,并不增加党派数目,为了统战或统一大业,网开一面不是没有可能。
说白了,只有通过两党合并的途径,才能得到大陆执政党的恩准。只有得到驾驭执照,才能驱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驰骋。这叫做借尸还魂或借壳上市。 二是国民党现在只有110万党员,而且首先要支持马英九把台湾的事情办好,把基地巩固,能派过来的党员毕竟有限。还有,强龙压不过地头蛇。要了解情况,熟悉环境,当地的民革党员肯定要比空降的大员强些。三是民革虽属花瓶性质,没有现代政党的基本功能,但其中也不乏有志之士,有识之才。只要两党合并,就会提供有武之地。不用踏破铁鞋,就能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何乐而不为呢?
胡主席最近的讲话,真正肯定了“九二共识”,为两党全并打开了绿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商谈两党合并的大事,两岸统一的组织基础,维护和平稳定,振兴中华的组织保障呢?
三,两党合并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新起点
胡锦涛主席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有两点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一是决不走回头路,堵死了复辟或倒退到毛时代的可能通道。二是“不折腾”。这个三字经内涵丰富,玩味无穷。中共建国后的第一个三十年,就是在斗争哲王,折腾大师毛泽东一手操纵,无法无天,翻天覆地,翻云覆雨反复折腾中过来的。即使在后三十年中,折腾也是不少的。一个英明领袖,两个开明总书记都给活生生地折腾下去了。那场声势浩大,影响全球,点燃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导火索的政治风波也被坦克机枪加圆木给折腾得无声无息了。从胡上台6年有余还不能“为首”来分析,党内的折腾还在继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折腾呢? 或如何才能跳出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讨论过的那个历史周期率呢?华山一条路:实行民主制。这就是胡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起因与归宿。五四时期,一批先知先觉者就向德先生和赛先生发出过正式请帖。时至今日,这位德先生还羞羞答答不肯出场,就连中共内部的改革派也等得不耐烦了。科学发展的潜台词就是民主建设。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是相辅相成的。在做惯了奴隶的人群中,在习惯了奴才身份的国民里,要实行民主政治,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先不说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极力阻挠,光就被压抑已久的草根反弹而言,就很有可能形成暴民政治。
要实行民主,就必须开放党禁,就必须言论自由。而要真正做到这两条,又怕出现乱象而破坏稳定。于是,让民革与国民党合并就成了首选。周铁龙先生的谈话,很可能有从授意。不然,一向没有骨头,不敢放屁的民革,是不可能就如此重大的政治决策而乱发议论的。如果两党合并时再拉上一个台盟,大陆的党派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一个。在党禁半开的情势下,听到不同的声音也是顺理成章了。至少会有一张报纸来揭穿谎言或提示真理的另一个侧面了。
合并后的国民党,开始并不会有很大的作为。实际上很可能成为中共最大的统战工具。但可以在统战中不断发展壮大,就象共产党当初在“抗战”中迅速发展一样。到一定的时候,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中共的符咒对其放出来的魔鬼就会失去控制力。国民党有能力与共产党分庭抗礼之日,也就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实现之时。两党轮流执政,就不再是邪路而是正途了。共产党也就真有万岁的可能了。
由此看来,两党合并是共产党要下的一步险棋。但相对其它政治改革方案而言,又是最安全的一着高棋。对国民党而言,两党合并则是一张好牌,一张帮助共产党自身改革实行国家民主的王牌。只要国共两党真心合作,共同下棋,一道打牌,不但统一大业水到渠成,而且可以看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曙光。
本主題由 sunwinism 於 半小時前 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