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紅樓女性的女性美
上海學人顧則徐說,當中國人有著自己的人種審美自豪時,看歐洲女人是不覺得美的,她們的氣味,充滿斑點的皮膚,長長的毫毛,中國人是不會喜歡的。當中國人失去人種審美自豪時,看女人,現在看女人都是要看洋氣的,覺得洋氣的女人才是美女,比如外形要有輪廓,乳房要大。中國過去可不是這樣的。一百年以前,中國人是不追求這個的,那時是要講究小乳房的,小巧玲瓏,江南美女,蘇州美女,比如林黛玉。
顧先生提出“人種審美”,有點意思。可是,人的美,女性美,既有客觀性,又有主觀性。客觀性涵蓋共性和差異性,差異性中,人種差異僅僅為其中之一。主觀性呢,就更複雜了,包含民族心理、社會心理、文化心理,以及千差萬別的個體性差異。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顧先生用了國人人種審美“喪失”一詞,似有惋惜之意,有呼籲恢復“自豪”感之意;這就大可不必了。隨著民族、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交融,特定的人種審美意識逐漸淡化,逐漸變異,這是自然而然的大趨勢。現在就有很多人認為“混血兒”更美。還有,我在參觀杭州博物館時,見到有“小腳”展室,專講南宋小王朝的士大夫和知識份子,對“三寸金蓮”的癡迷與鍾愛,感到很噁心,根本不能卒看。近年來很火的“非誠勿擾”的相親節目,男女嘉賓,有的排斥異種人,有的就喜歡找異種人,更多的人無所謂的,只要看“對眼”。這些說明了什麼呢?顧先生似乎沒有仔細思考。
更重要的,曹雪芹的女性美的審美,可不是局限於“人體美”、人體美當中的“性感”那麼簡單。還是回到《紅樓夢》文本來看看吧。
賈寶玉眼中,釵黛二人誰更美,是不是今天讀《紅樓夢》的人可以說了算呢?我以為,我們今人與曹雪芹的看法,还多有不及呢。
林黛玉的美,与宝钗的丰腴恰成对照,是柔弱之美,嫋娜風流,那種骨子裡透出的靈氣,通体散发的气质,應該是賈寶玉最為欣賞的。女性美,首先在氣質。林黛玉顯然氣質脫俗,最為賈寶玉欣賞。不過,並不排斥女性的性感美對青春期少年的誘惑力。薛寶釵的雪白的膀子,那是肉感的美,對賈寶玉是有感官刺激和誘惑的,不然也不會引起他的性幻想。可是,他幻想的不是拥有薛宝钗,而是林妹妹也有這樣性感的膀子就好了。
再比如,史湘雲,“蜂腰猿背,鹤势螂形”,四肢修长,俨然今日的“超模”。她還愛著男裝打扮,嗓門敞亮,耿直豪爽,大大咧咧,快人快语,有巾幗之氣。依然是曹雪芹筆下的大美人。用周汝昌先生的話說,那就叫作今人眼裏的“洋氣”。而張愛玲說的更有意思:大觀園若是選美,冠軍非她莫屬。眾所周知,選美,不是要評出性感女人,而是對女性的綜合評價。 乃至王熙凤的“身量苗条,体格风骚”,迎春的大丫鬟司棋“高大丰壮”,村姑“二丫头”的健硕和野性十足,曹公都不嫌弃,都能欣赏。
可見,在曹雪芹眼裏或筆下,女性美絕不是單純的性感美,即使是性感,也不是像韓國人造美女,千人一面的。任何時代,心同此心,理同此理,美的多樣性,都同樣存在並為人們所認識。曹雪芹故意寫薛寶釵的性感的膀子,讓賈寶玉幻想它長在林黛玉身上,這乃是絕妙之筆。他刻意區別開了性感與美感。美感涵蓋性感(林黛玉是另外一種性感,猶如今人說的骨感美人),又超越性感(林黛玉更有精神氣質)。美感有更豐富的內涵(林黛玉與賈寶玉價值觀一致,心靈相通)。因此,曹雪芹把賈寶玉的愛,給予了林黛玉!他的同時代人,許多人不理解;即使是在今天,還有許多“挺釵派”對作者所鍾情的林姑娘憤憤然,竭力妄加詆毀。這是很複雜的、值得玩味的歷史现象與文化現象。不過,無論古人今人,國人西人,都懂得了,性感不等同於美感。不知顧先生以為然否?
2017年5月 改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