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说明:首句“论史何尊经注厚”,厚字,“有”韵部,虽是仄声(此诗为仄起不入韵式),但与“尤”韵部同是元音“U”落脚,此为“撞韵”。故需要改为不撞韵的仄声字。5 \" |% t% g# U3 K
* L1 s X/ T4 m' J8 O- \/ u
定稿改为“盛”字。有两层意思:注经,是历朝之儒生躬逢其盛的盛事盛举;注经著述,汗牛充栋,可谓茂盛至极。2 m/ B% |. h2 ]) [
4 W1 ?& F+ Y. N. B! T$ }7 |
6 l% G& W' Q7 n七律 咏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史/ Z7 P/ a! N& I! t' C; M9 [, I
. y$ s' |/ S7 j' ]# `论史何尊经注盛
8 J: `% K7 S5 U5 N8 W/ E吃人二字足千秋
9 [5 |; d5 c( | w0 d+ i4 Y2 P3 T# e" w+ i静安溺水明顽志* g' Q H6 O! R1 F3 b9 u# ?
寅恪詹言别古畴
- ^9 l- |) ^& M$ U晓哲精思迷梦醒7 K% B" x) b% p: P- Z
准贤力辩鬼灵钩+ ~: r; @. s7 _& t
吾今谓以资周是
, \ [- y6 o. m; J( b' A- G黄卷青灯哭列侯
# V( G F9 C' \$ X* N- |8 ?- j8 W5 X3 c
3 O" F: A9 w2 [0 G" ~4 j8 H, s: o
注:& C1 P' L% Z0 Z: L
1,我从不避讳,我是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少数派。每每为此感到孤独。但我有先贤为伴,亦甚是欣慰。
+ V. A4 [: j T8 X, x2,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为主流意识形态。历代硕学大儒无不以注经为本分。导致儒家思想走向固化、僵化、极端化,成为历代统治者精神奴役之工具,学术上称之为“道统”。
0 ?3 N$ x! n/ h$ h3,鲁迅先生,虽然不像钱穆、冯友兰等人,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专著,但他是现代第一个提出封建文化“吃人”的人;也是第一个揭示中国历史密码的思想家。他深刻论述了中国官场文化和江湖文化的内在联系,论述了这种文化的欺骗性和流氓性,厘清了官、匪、民在历史中的“流变”规律。王学泰先生正是受到鲁迅思想的启示(王先生生前曾与我说过),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该书与吴思的《血酬定律与潜规则》、余英时关于士文化的作品,并称当代文化研究开创性的最重要的成果。
; r [# O# x, T. M4,我认为,文化研究和中西文化的比较,应当抓住精神实质。这比梳扒、整理国故重要百倍。王国维先生,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之一。(详见拙文《关于王国维之死》)而陈寅恪先生与他有本然的思想差异。陈先生也没有关于传统文化的煌煌专著,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敏锐的深刻的洞察和精当的表述。陈寅恪先生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时,有一段精辟的总结性的文字。他说:“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两教者”。(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三》) 他是最早认识到文化与政治制度和经济生活相自洽,并且作出清晰表述的人。资中筠先生关于文化与制度的关系的精彩论述,与此完全一致。他们都摆脱了旧学问的窠臼,具有了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思想。我从根本上不认为可以从儒道释思想体系中能寻找到救亡图存的良药妙方。而必须摒弃自先秦诸子沿袭至今的玄性思维,转变到理性思维、科学思维。因为这种思维本质上属于乌托邦。谓予不信,李泽厚的陷入迷途,就是鲜活的例子。
. b3 m; L9 Q" d% U* I- N5,晓哲,张中晓先生。在我看来,他是真正懂得中西哲学的分野的思想家。《无梦楼随笔》是他被枪杀前交给他父亲留下的哲学笔记,出版时,王元化先生为之作序。3 B* Y- c, X, w3 G+ X& c" @2 ]& s
6,准贤,顾准先生。他的代表作是《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他在没有读到哈耶克的情形下,独立思考,达到了可以与之媲美的思想高度。颠覆了历史决定论。一生历经坎坷与苦难,是他与张中晓先生相同的命运。他们的著作是冒死写就的。我曾说,每个吾国读书人都应该案头搁置一部,常读常思。
% i2 X- h% v# X% \1 ^7,资周,资中筠、周有光二位先生。资先生是文化与制度的自洽论者。周有光先生则认为,国学是伪命题。二位是我的精神导师。我认为的当今最理性、最有识见的知识分子。9 x5 U M1 w/ _& _2 t5 ?5 M7 _4 J- g+ e
8,列侯,指诗中提到的诸位贤哲,也泛指墨翟、文中子、李贽、曹雪芹这些被历史边缘化的先哲——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畸人”。 w! F& h4 t! h3 j* M+ l# C, ~
N+ F: C9 m0 D, w# R
; \$ o7 A" q J" o" M
" _) c8 L6 M6 ]* a% u% ]6 ^1 ~, \2 P( K
黄大荣
' B/ O; `9 `5 `& }2 U& b邮箱:hu15927978091@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