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亲亲相隐】老拜登利用美国宪法赋予的权力赦免儿子

【亲亲相隐】老拜登利用美国宪法赋予的权力赦免儿子小拜登的罪行,你怎么看?1 X5 m% |. k6 X  ]
原创 向以鲜 坏诗歌6 q& H, \" }( z! B- e- A
2024年12月07日 00:01 四川
' U0 m6 Y: V* n5 F  K$ S. W* ?5 J6 I- d. H
) `5 U! O+ _$ @+ l7 z6 ?( H
图片$ m8 m1 w2 \- y2 U# E( @+ R) Q
3 ]( d: s3 p7 b# B& k
3 b: w- N/ L8 {! E  Q, }# h
◎ 美国父子
+ n: Y% U$ S3 Y( S3 m3 A/ G* L+ B" y3 E

) I* m# k/ M5 c9 \* |" g0 X8 U4 ~! `* K6 ~7 W2 Q
诗/向以鲜, a9 q% l5 M  R: i5 X4 T

* `5 N- I& X) s$ ]
" V/ H2 z" V! ?4 `& K+ J& p
- y, D0 T6 a- ]  j0 j* l即将谢幕的老拜登利用美国宪法
4 ?7 k$ m$ {- U+ o1 V, H+ f7 N5 [7 i
第二条第二款的总统赦免权力9 Q, d6 F/ w8 S3 i

( }4 Q5 O; K1 j免除儿子小拜登犯下的罪行$ N3 m! O6 ^- P2 S- E: k# \" M
: S$ @8 G- ]: C0 [
停止正在进行的司法程序
/ d& u) J+ ^) q- N4 J+ c1 |4 h, q
4 A; X8 m0 }- n3 V; _8 d

* t! ~1 z5 [( e8 Z2 ^$ y# A在《联邦党人文集》第 74 号
2 P) C1 Z% {6 X
0 d% w8 a/ Z* g8 l5 L亚历山大·汉密尔顿解释赦免目的3 p1 s5 @8 `' C+ \

7 t( V3 x: R2 E7 c9 K对不幸的有罪者,给予容易的例外! b/ S8 z( r( b! x7 F& y4 f# T8 a
5 X. G) d7 B2 x7 J2 O; t0 K7 d
否则,正义就会显得太过血腥和残酷
0 K) Q( j  ^$ g) A! G2 R8 f$ k
3 h9 S0 ~8 n& J9 P3 [3 _% A
" Q" B" a; l; V/ B! g6 W0 P& |4 l: I5 b* z+ `
年近八旬的白发萧疏老人6 C% S8 P1 S* G# x5 n

6 L( m! M8 t% y& _/ N/ B- a9 a$ p3 i' T甘冒食言于天下的政治风险
5 A/ ^6 U( ^" M' M5 F  \& c2 u" R' z; A# Y
神情悲怆地站在慈爱与怜悯一边
4 z; d& R7 P! g; z- Q0 W8 S- O* M, V3 h$ M! W
“请愿谅,一个老父亲的艰难选择……”6 h7 g6 H- t( W4 c- p
" h/ G' S. w) ]+ C6 ]/ x( c' s
: W0 i: b- d8 y
/ \7 L8 k! p# m3 r7 y( j3 ~
图片3 ^3 j5 p* ?; F& W5 y) v
2 g% l' o$ D) j- G- ^$ d
【亲亲相隐,容隐制度】公权留给私权最后一点儿温情空间1 m2 p1 g7 E9 R* v* x" N
" d) g; w0 k" I4 l  ]/ k9 J; w
; D% `, V& @4 H' _+ j2 V

  [& m& P8 p% X! _1、容隐制度:禁止血缘亲属之间互相控告或者作证、以保护传统伦理秩序的基本尊严。即“同居相容隐”、“亲亲得相首匿”。卑幼首匿尊长者,不负刑事责任,尊长首匿卑幼者,除死刑以外不负刑事责任。" T! ?6 k, q% Z* P! f, g

3 Q, w$ s" g, `  W+ H) |2,古老传统:《论语·子路》:“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儒家文化认为:父母子女、夫妻亲属之间相互窝藏包庇属于人之天性,不可违背。
. x( O( o  |: |* l& a% _5 Y- e! Z/ D4 v. `1 t
3、《唐律疏议》中,容隐制度已相对完备。唐律共502条,直接以血缘关系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条文就有77条,《名例篇》《斗讼篇》《捕亡篇》等皆有关于容隐制度的规定,如告发祖父母、父母者应施以绞刑,不得逼罪人的亲属为其作有罪证明等。
. V/ A, }) k" d$ O" ~3 I9 p) E
; t8 H+ q  Z- G& Z9 O) o4 A4、《大明律》中同样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等相似的法律原则。5 @& M) W5 H4 f
- r+ U3 S* ]8 [2 ]  L8 x* J
5、民国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颁布《中华民国刑事诉讼法》,将相隐的范围扩大至五等亲以内的血亲,三等亲以内的姻亲。  L7 t# w- c0 Z8 D) }0 ~( [

% m9 t% y5 ~5 }: [6、我国台湾地区现行“刑法”第351条规定:直系血亲、配偶或同财共居的亲属犯掩饰、隐瞒赃物犯者得免除其刑。
+ [. l& Z$ p  M3 O- ~& k2 o' u# d* ]2 M& Q+ g
7、苏联大清洗时期,鼓励亲人之间相互举报:要像像检举敌人那样检举你的亲人,包括检举你自己!* l- a: b) C' c; S0 b

& J" h7 l& b+ t1 y: G3 P9 b8 U) K; k- H8 S4 ]
. @- s3 k1 v) E) x- g( P
图片
附件: 您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