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做不到这些,你敢说你是一个聪明人吗? 易中天

做不到这些,你敢说你是一个聪明人吗?

你认为你是一个聪明的人吗?

聪明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有一次,樊迟向孔子请教。

樊迟先问仁。

孔子说:爱人。

然后又问智。

孔子说:知人。

智,原文写作知,但读如智,意思也是智。

仁与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两个重要概念。仁者与智者,则是他最为欣赏的人。是啊,仁者有爱心,智者有眼力。一个爱人,一个知人,都了不起。

既有仁心又有智慧呢?

哈哈,那就是圣人。

圣人长什么样?

请看古文字和繁体字:


看出特点了吗?

对的,耳朵特别大。



耳朵好,就叫聪。

眼睛好,就叫明。



圣,本是聪明人。

实际上这个字在上古,跟声音的声、听觉的听都是同一个字,繁体字的偏旁部首也都是耳朵的耳:


因此,圣的本义是:听觉敏锐。

后来变成:一听就懂。

然后变成:无所不通。

最后变成:造极登峰。

所以,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人。

他的自我定位,是“快乐的教书匠”。


但,老先生知道什么是聪明智慧。

有一次,他突然对子路说:仲由啊,我来告诉你什么是智。

子路马上洗耳恭听。

孔子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才是真知道。

不懂装懂,其实是假知道,也是不智。

明白了吗?


孔子为什么要跟子路说这些话?

也许,那家伙太喜欢自以为是吧!

但总之,智的核心就是:



实事求是。



操作层面,孔子也有教诲,他说: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

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些话很重要。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人是件难事,又不能不会。道理也很简单,一个人如果跟你不在同一层面,却去跟他沟通,不但浪费时间,弄不好还会产生误会,无事生非。反过来也一样,可以交流而不交流,则会失去难得的知音。

这两种情况,都属于不智。

所以孔子说: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不失人亦不失言,就快乐。


孔子是快乐的。

他说: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这段话非常有名,争议也很大。

比方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个“乐”字该怎么读?就有读如要、读如岳、读如勒三种。这句话的解释也有两种:一种说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另一种说仁者的心情宁静如山,智者的快乐欢畅如水。

谁说得对?

都有道理。

但,智者似水,仁者如山,不会错。

这是非常高明贴切的说法。中华文明在西周时期就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尽管还比较朦胧。孔子则把这个观念具象化了,也把人生理想艺术化了。在他的眼里,智慧就像源头活水奔流不息,爱心则像崇山峻岭岿然不动,人格精神就这样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智慧常在,所以说智者乐。

爱心永恒,所以说仁者寿。

那么,孔子是山还是水?

山山水水。

的确,他是崇山峻岭,也是长河大江,甚至是中华智慧的源头之一。百家争鸣因他而起,传统美德也因他而立。尽管他的思想未必全都正确,也尽管对他的评价仍会争议不断,但至少,我们可以像他那样:



争取做一个有爱心的聪明人。



这,难道不很有意义吗?

应该是的。


据说,有一次孔子来到某条河边,站在岸上看着那河水感慨万千。他说:时光岁月就像它,不分昼夜地向前奔腾涌流。这是非常富有哲理和寓意的。那就让我们记住这句话,并想象当时的情景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



传统智慧+做人的道理

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内核



★读论语,学做“真正的人”

★读孟子,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读庄子,天宽地阔任逍遥

★读周易,了解中华智慧总源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