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看完《恶意》说善意 易中天

看完《恶意》说善意
图片


新上映的悬疑电影《恶意》我看了。

说点题外话吧!

一般地说,侦探小说或者悬疑电影,破案主体无非四种人:警察、律师、私家侦探和新闻记者。本片的主体却是第五种:网络时代的自媒体,包括女主做“夜话”栏目的那家公司,也包括这家公司的其他部门和竞争对手,还包括由于引起注意一夜之间变成网红的普通人,以及掀起声浪的吃瓜群众。

结果是什么呢?

自媒体牵头,全民破案。

这样一来,麻烦就大了。一般地说,警察、律师、私家侦探和新闻记者追求的是真相,自媒体追求的却是流量。

什么能带来流量?

情绪。

就算吃瓜群众不追求流量,他们更需要的,或者说,更能够满足他们的,也是情绪。

情绪是不讲道理的,情绪也是不顾事实的。讲道理就不叫情绪,讲事实也不叫情绪,因为都太理性。情绪却是自发的、本能的、甚至积蓄已久必须找到宣泄口的。但凡是个人,就会有情绪。因此,你还不能说,宣泄情绪的时候不讲道理和不顾事实是不对的。

问题仅仅在于,一个人自己闹情绪,伤害的多半只是身边人。但,如果满足情绪成为社会舆论的第一需求,成为自媒体的第一追求,真相就一定变得不再重要,甚至会被有意无意地隐瞒和遮蔽,甚至歪曲。

结果又是什么呢?

有意无意地误杀。

图片
对此,影片中有句名言:

网络时代,指尖的恶意是可以杀人的。

话说到这里,我要提问了——

可以杀人的,只是恶意吗?

对不起,否!

恰恰相反,把某个剧中人逼上绝路的是善意,只不过要打引号。

打引号也不因为虚假。同样恰恰相反,这种善意是真实的。事实上,当大多数人在键盘上敲出他们满腔愤怒时,没有人认为自己在作恶,反倒都认为自己在行善,甚至在行侠仗义。是啊!谴责小三不对吗?谴责恶女不对吗?谴责“杀人记者”不对吗?没有哪个谴责者会认为不对,他们都认为在维护公序良俗。

结果,却有可能误杀了好人。

因此,我的结论是:

网络时代,指尖的“善意”也是可以杀人的。

当然,这里说的“善意”还是要打引号。

打引号是因为它包含了两种成分。

一种是不良自媒体的所谓善意,这种善意只是他们用来赚取流量的工具和包装,包括用指责别人“吃人血馒头”来吃人血馒头,因此本质上是恶意。

另一种是公众的善意,是真实的,无恶意的,同时又是自以为是和可以不负责任的。把好人逼上绝路的,便正是这样一种恶意与善意的混合物。

图片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呢?

以下三点意见仅供参考: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