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讲座回顾 | Brantly Womack:Beyond Western Mod

讲座回顾 | Brantly Womack:Beyond Western Modernization·北大政治学讲堂
图片
点击上方,关注“北大政治学”微信订阅号



图片


6月17日中午,在北京大学廖凯原楼514教室,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成功举办第二十一期“北大政治学讲堂”。本次讲座邀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政治学系荣休教授Brantly Womack(吴本立)作题为“Beyond Western Modernization”的主旨演讲。讲座由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教授担任主持人。



图片


Womack教授首先提出,尽管西方式现代化自18世纪以来主导了世界历史,过去500年间由工业化和殖民扩张塑造的技术、经济、军事优势和全球影响力,既创造了西方相对于全球其他地区的优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量首次超过发达国家,标志着现代化进入了下一个阶段。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在人类历史的当前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的趋同(convergence)代替了过去“西方—非西方”的分化(divergence),成为了全球现代化的新趋势。



随后,Womack教授基于马克斯·韦伯的“生活机会”(life chances)概念,讨论了关于个体在生活前景的范围和质量的一系列指标,对全球现代化的新趋势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论证。Womack教授就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寿命、识字率和电力覆盖等一系列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和比较分析并指出:总体来看,全球范围内生活机会的鸿沟正在不断缩小,这一事实提醒社会科学界应当跳出西方范式,重新思考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与此同时,Womack教授也强调,趋同并不等于平等,在趋同化的全球现代化趋势之下,国家内部的不平等可能反而加剧,且低收入国家在许多方面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突发性的公共危机也可能逆转已经获得的发展成果。这些潜在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图片
图片
图片


通过对西方和全球现代化历史的梳理,Womack教授描绘了现代化“从分化到趋同”的历史脉络。Womack教授认为,21世纪的“趋同的”现代化并非对前现代经济的简单回归,而是在新的背景下发生。这一过程由于其扩散(diffusion)的机制和互联性(connectivity)的结构而具有多节点(multinodal)的新特征,同时也使得个体利益至上、权力的有效性和无限增长的进步观等西方式现代化的核心原则面临深刻的挑战。Womack教授认为,面对这样的挑战,诞生于西方现代化时期的社会科学应当主动适应全球现代化的新特征即互联性、偶然性和韧性,生产新的有价值的理论,通过合作而非对抗的国际秩序、开放包容的治理实践,强化国家间的关系网络,确保不对称关系中的利益保障机制,支持多边的、开放的、包容的国际平台的构建,从而应对好全球现代化的新趋势、新挑战。



图片


在评议环节,俞可平教授和杨雪冬教授认为Womack教授的讲座视角新颖、理论洞见深刻,极富启发意义。在互动交流环节,参会师生就“软实力”、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问题、善治与治理的关系以及现代化模式的竞争等话题展开了充分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图片




友情推荐:







图片
政治学基础研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