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TOP

往事如烟逻辑在,不信青史尽成灰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过的事实。它不是权力的奴仆,更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好的历史写作,不是语焉不详的春秋笔法,而是简单明了的逻辑文字,恰如爱因斯坦的E=MC2,不多不少,就是这样。历史的殿堂,有四个组成部分。

1)史料:来自于阅读和积累。研究一段历史,必须掌握相关的史料。再伟大的天才,凭空造不出计算机;没有缴获的三万吨德国秘密档案,写不出《第三帝国兴亡》。

2)史识:取决于见识和阅历。有人本来就笨,又多读了几本书,更是不可救药。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把历史学家分为两类:一类知道历史的全部细节,却看不到历史本身;另一类能看到贯穿其中的“绝对精神”。他把第一类人比作狗:狗能听出人耳无法辨别的细微音差,却听不见音乐。

3)史德:讲的是修养和境界。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就文字表述而言,确是一部佳作,却失于境界。细读,多少有些“我祖上也阔过”,“我爸是李刚”的味道。

4)逻辑:修史的最高境界,是通晓古今,洞悉人性,把历史和逻辑融为一体。研究历史,我尊重史实,但更敬畏逻辑。如果事实若与逻辑相悖,我选择逻辑。道理很简单,事实胜于雄辩,逻辑强于事实;事实可以伪造,逻辑不行。

凡天上事,必有规律,凡人间事,必有逻辑。规律在万物之中,逻辑在人心/人性之中,它就是康德所说的“道德律”。

逻辑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它是思想的秩序。往事如烟逻辑在,不信青史尽成灰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过的事实。它不是权力的奴仆,更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好的历史写作,不是语焉不详的春秋笔法,而是简单明了的逻辑文字,恰如爱因斯坦的E=MC2,不多不少,就是这样。历史的殿堂,有四个组成部分。

1)史料:来自于阅读和积累。研究一段历史,必须掌握相关的史料。再伟大的天才,凭空造不出计算机;没有缴获的三万吨德国秘密档案,写不出《第三帝国兴亡》。

2)史识:取决于见识和阅历。有人本来就笨,又多读了几本书,更是不可救药。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一书中把历史学家分为两类:一类知道历史的全部细节,却看不到历史本身;另一类能看到贯穿其中的“绝对精神”。他把第一类人比作狗:狗能听出人耳无法辨别的细微音差,却听不见音乐。

3)史德:讲的是修养和境界。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就文字表述而言,确是一部佳作,却失于境界。细读,多少有些“我祖上也阔过”,“我爸是李刚”的味道。

4)逻辑:修史的最高境界,是通晓古今,洞悉人性,把历史和逻辑融为一体。研究历史,我尊重史实,但更敬畏逻辑。如果事实若与逻辑相悖,我选择逻辑。道理很简单,事实胜于雄辩,逻辑强于事实;事实可以伪造,逻辑不行。

凡天上事,必有规律,凡人间事,必有逻辑。规律在万物之中,逻辑在人心/人性之中,它就是康德所说的“道德律”。

逻辑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它是思想的秩序。

TOP

“运动了!运动了!”李光满从察网中敲着锣走出来,登堂入室,一领风骚,宛如当年“十日文革”喧嚣的回声。

一个三流的写手,写了一篇四流的文章,用久违的文革语言,引发了资本对共产的焦虑。

人们一直担心文革复辟。其实,文革最大的好处,就是以后不会再有文革。即使有一天美国搞文革,中国也不会再搞。浩劫之后,中国已经群体免疫。

TOP

从历史上看,民主并非一开始就是美国的标配。美国宪法遑遑数千言,没有一处提到民主;二战后国际社会分化为两大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称为“民主阵营”,以美国为首的一方自称为“自由世界”。

现实政治中,左派争民主,右派要自由;左派注重公平,右派强调效益;左派拥毛,右派反毛;左派怀念文革,右派诅咒文革;左派抓汉奸,右派抓特务;在左派眼里,右派是带路党、卖国贼,在右派心中,左派是义和团、爱国贼。

在自由主义者眼里,不自由,毋宁死,自由比生命更重要;对民主主义者而言,民主绝不会错,错的一定不是真正的民主。

TOP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李光满根本不是什么姚文元,他充其量就是一个王秋赦。

TOP

过去四十年,中国对美国和对资本一样,基本上都是仰视的。现在突然说要平视,中国不习惯,美国不习惯,资本不习惯,那些跪久了腿麻了站不起来的人更不习惯。

你要共富,我就共产;你要帮助穷人,我就杀富济贫;你要限制资本,我就杀鸡取卵。这不是高级黑,这是造反有理。

TOP

自古以来鹰犬有好下场的不多,反腐高峰期更是如此。鹰犬东窗事发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权力太大招人忌,二是整人太多招人恨。上忌下恨,再加上胆大妄为,离死也就不远了。

如果说孙立军是雅戈达,今天这位就是叶若夫,相比贝利亚,他们还都是小人物。

TOP

文章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都喜欢。

一篇文章出来,如果中间派喜欢,及格,60分;温和的左派或右派一方喜欢,加10分,70分;温和的左右两派都喜欢,再加10分,80分;极左或极右一方反对,90分;极左极右都反对,功德圆满,100分。

文章如此,对公共事件的评价也是如此。

TOP

2016年,一场红歌会在北京举行,引起了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梁京“十日文革”的焦虑。之后的情况是,生活照旧,资本盛宴照旧,中国并没有文革发生。

2018年,吴小平一篇《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文章,吹皱一池春水,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公私合营的遐想。

2021年,“运动了!运动了!”李光满敲着锣从察网中走出来,风云际会,登堂入室,又一次引起了资本的恐慌。事后知道,李光满并不是什么姚文元,他充其量也就是另一个王秋赦。

酱缸时有萝卜出,各领醋味三五年。

TOP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多少文革受难者,就有多少个文革。在文革中,林彪、四人帮看到的是宫廷政治的凶险,走资派、黑五类看到的是暴民政治的残酷,红卫兵、造反派看到的是街头政治的无常。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