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量子论8 z2 S' a3 R) r! i& l
' w+ C q; X/ _1 P% Z0 O7 k( x# Y2 S7 Z9 m: B% [8 P3 |
上帝缘何抛骰子% q% V7 ^% o; Z3 E
r% o2 n9 i" h# n4 A. _
幽灵量化苦天才
; V+ _; X1 O2 X6 e1 k+ _
, c8 x- P2 J9 _7 ~" A+ G5 ^说波说粒难为辨
( e, p3 H9 |0 M
) w% I' K( K6 A# S. f观位观能不可裁
& H1 p- \+ V/ q+ O7 s5 \! V- o& n: d' {- M* P
两座星球蓬海远$ Z0 A/ ^7 j( t) f/ g; S) y
" E" Z$ N. n( H* }
一双鬼魅纠缠胚
, z/ w& a% i$ a5 T$ u. G( L, [4 ~6 m, g R
胜方玻尔犹欣慰 R; ~: T5 I) Y# U
* N% \. x% s5 l" d/ Q! _老爱令终思托腮
. Z8 z6 F% d( V% S9 u# F. O6 q
- C: t! |2 @7 ]! B! N& n8 Z& O6 Z' W$ r& F
5 N# r5 ~4 [& ] 注:
" R1 l! P6 Y' T2 ~3 B6 _- }1 f; ^3 |
1,1900年新年聚会,物理学家济济一堂,庆祝经典物理学(主要是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学)的恢宏大厦建成。人们以为,世界完全可以由物理学解释,再也没有秘密了。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也正是这年。开尔文却扫兴地说,天空中还有两朵乌云。其中之一,黑体辐射实验结果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大相径庭。同年,普朗克为克服这个矛盾,提出,电磁波给出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他称之为“能量子”。同年,爱因斯坦利用这个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发明了“光量子”的概念。但是,当量子力学在此基础上建立后,老爱转变了立场,站在了玻尔的对立面。两人的辩论至死未做了结。著名的辩题是:老爱问:“难道上帝会掷骰子吗?”玻尔回答:“我们没有权利告诉上帝要不要掷骰子。”老爱至死也没有把量子鬼魅般的性质想清楚。
' `! }, \. K% h: }$ h; \' g2 \; H* l. _% o$ [
2,电磁波是连续的,却具有波的特性。这就是量子力学第一个原理:波粒二象性。其实,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于1801年进行了一次光的干涉实验,即著名的杨氏双孔干涉实验,并首次肯定了光的波动性。只是人们当时并没有太在意这个伟大的双缝实验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后来,人们用电子束、甚至单个电子发射,通过双缝,仍然得到了波的干涉条纹。证实了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值得注意的是,量子的这种特性,并不取决于测量,而是它的本质属性。关于它的本质究竟是波还是粒子,迄今还在讨论中,没有定论。
6 n4 B8 q" Z/ i4 q: W/ W' ~: R" ]! x
) D) O% F$ O3 {9 w7 {) D, D W3,量子不是“子”,是一份一份的能量的最小单位。把能量做这样的处理,叫“量子化”,后来把能够作量子化处理的微观粒子,也叫量子。
R& L9 @9 `4 u* x6 a
% q! \* Y0 e1 Q5 g2 w4,1927年,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的第二个原理:不确定性原理,又称测不准原理。即,量子的两个主要参数,它的动量(能量)和它的位置,不能同时测量准确,其中一个参量的误差越小,另一个参量的误差越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建立在“定域性”基础上的,因此,尽管它是量子论的奠基者之一,他不能接受量子的不确定性。
0 z1 Y' T, a8 q9 ` Y" X: ^6 P+ a- B1 Q" v+ N% B
5,1935年,老爱还在与量子论创立者们辩论。他和另外两个物理学家波多尔斯基、罗森塔尔发表了论文(后以三人名字命名EPR论文),这是一个试图证明量子论不完备的“思想实验”。薛定谔在回应EPR论文时,首次提出了“量子纠缠”理念。这就是量子论的第三个原理。也是最神秘、最难解释的量子现象:当两个粒子在一起相互作用之后,或者一个粒子“分裂”成一对光子之后,即使是把它们分开,只能描述它们作为整体系统的性质,也就是说,它们已经相互关联。无论它们分开后相距多远,关联性都会顷刻间发生。这种超距作用,类似于心灵感应。这似乎突破了人的理解能力的极限。这给予人类的启示是,对于微观世界,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尽管我们已经发现了多种基本粒子。因此,有人认为,我们所处的宇宙是更高维空间的降维投影。量子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它的本质或机理,还几乎一无所知。这也是有人为此担心的原因。
! W' @' I x$ Z0 ?( i5 J0 r' b+ r8 d- r( K5 y
6,老爱的定域性观或决定论,不断遭到不确定性的否定。看来,玻尔才是操胜券的一方——确定性正在消失。& t5 w& r3 ]- L! a) f0 j
, c5 q7 g6 D5 t l j9 b2 s
7,令终,谓守其善名而终。意思是,爱因斯坦至死坚持自己定域论思想,没有想通,不会轻易苟同他人。
# c% o s" Z. b/ r" t6 J; U" |( e8 j5 ^# Z' t& A* |( U
- f: k. }% L4 k: s7 ~- a X( I黄大荣 202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