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为大家介绍一些我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历史人物,顾名思义,当然都比我们年龄大。但今天介绍的这一位却是唯一的一位年龄小于我的人。卢刚,男,1963年出生于北京市,1981年18岁时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84年通过CUSPEA考试,1985年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Iowa University)物理与天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91年通过口試获得博士学位。CUSPEA(China 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是1979年至1989年间中国用来选拔派遣学生到美国攻读物理专业研究生的考试,由李政道和中国物理学界合作创立,每年选拔大约50人左右,授予全额奖学金。CUSPEA入选者全都是全中国最优秀的物理学生,是我在国内时就非常憧憬和尊敬的考试。在那个年代,大家都很穷,都想获得全额奖学金而出国留学,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其竞争之惨烈,难以形容。能够脱颖而出的人,该是多么优秀的人才呀。
这一天是年仅28岁、尚未结婚的卢刚的最后一天。这天下午三点半左右,卢刚进入了正在进行专题研讨会的爱荷华大学凡•艾伦物理系大楼(Van Allen Hall)三楼的309室,在旁听约五分钟后,他突然拔出左轮手枪开枪射击,他首先击中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47岁的戈尔咨教授,并在戈尔咨教授倒下之后,又在教授脑后补了一枪;然后,他又朝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助理史密斯(Robert Alan Smith)副教授身上开了两枪。此时,在场的众多人士刚刚有所醒悟,纷纷逃离现场,卢刚又瞄准了在场的另一位中国留学生,27岁的山林华博士,接连向山林华的脑部和胸膛连开数枪。随后,卢刚离开了第一现场到达二楼208室系主任办公室,一枪射杀了44岁的系主任尼克森(Dwight R. Nicholson)。在确认尼克森死亡之后,卢刚又返回第一现场,发现几个学生正在抢救奄奄一息的史密斯教授,于是又朝史密斯的脑部补发了致命的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