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檢舉)
分享
新浪微博
QQ空间
人人网
腾讯微博
Facebook
Google+
Plurk
Twitter
Line
標題:
祖国啊母亲, 你的儿女实在太饿了 原创 向以鲜 坏诗歌
[打印本頁]
作者:
sunwinism
時間:
2024-11-2 13:12
標題:
祖国啊母亲, 你的儿女实在太饿了 原创 向以鲜 坏诗歌
祖国啊母亲, 你的儿女实在太饿了
/ j9 P! J2 m# g" B# N, ^5 ]2 g& ~
, @. r; p" r0 s/ N
原创 向以鲜 坏诗歌
+ j; W* b F3 M: A5 Y, K
# T2 z) y; Y, V8 P+ S
2024年11月02日 12:08 四川
" _/ @' t" n$ D( N: x
: D) q: p; V& u
; w5 |5 B$ d- q9 O. U
图片[attach]3676[/attach]
/ ?/ Q3 ~- G% d5 {
* r6 @: U3 X, a! a1 ^
图片
3 Y4 Z( W9 a/ P* ^. ]) i D
图片
: `. u! Q0 u5 B/ g0 J4 n( ]
9 ]9 P* j' d5 |' |* w) M3 y( l
# O4 r# J$ V. o' I" b. L% p
O 观音土
( z1 A' R4 K M* q/ [
6 N& I' [; R5 j! U6 J
0 f, P3 F* s2 V7 ]1 G8 o: G% E
1 Q, c. g0 m+ f1 b) v" p) e, x
诗/向以鲜
: |. B$ t9 r d. K
2 i# }% z% e7 y# A# n3 w
4 n* X3 O; q5 b7 @! R* x
) f2 v: j* M) z5 S8 l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 M% ~ B: N; t7 ?7 L
) x" F8 Z7 l! M. x1 I0 r# I
我在聂家岩挖过观音土
( A( A- v- u6 |. c, ?
( g# [ e4 H( F9 a
灰白的糯糯的,带着某种
r7 R9 I$ c6 p2 r
6 z( Y% a8 e7 I0 j8 R; |
美味或粮食幻觉
: o" \2 S# E4 v) o6 g$ O- y
) g- x' s9 A( g" C( ]! ^/ Z
& U/ y+ h/ }# e
" G: C& g \" o
伟大的祖国光荣的母亲
, H: N/ e' }5 ~) \6 Q. y
8 z# U$ o' a! u, z! e% p
你的儿女实在太饿了
: Y1 W0 [8 H' b+ @! I
: A- @/ V) o, D5 n
只好把要命的瓷土
1 q9 L) T/ ~- i* E( p$ I7 G6 R& _
) h) J2 j# ^) K1 h M
呑进肚子里
/ c# z% A$ U! {1 ^$ A0 @, G
% K. I* J' N+ y* H: \4 k
# g' U c+ r% V" }7 ?9 w8 [. |8 l
. Q+ S5 U) J# p5 g
草根嚼尽,树皮已剥光
1 w7 I; B; G6 V9 Z; y
; L0 @- V# s% l0 T! l. T
这是荒凉的饿殍大地
+ c2 R5 e1 T, I" s) F3 s: u
1 g$ V! t9 k0 A, A1 d% ^: q& i
留给中国最后的食物
2 T; B) [+ \; g) |! S6 N
$ D! L6 L( _, p" C$ z
慈悲的菩萨啊
- _7 C$ h% x+ T% u% L* e9 }! }% A
' Z% t' T% @9 Q+ x7 [: ^* H1 ?! A
, o+ ]0 ?- }6 R: [+ G0 h
5 m: p2 d, ]& q! V
你只管我们怎么吞进去
) v( I. V A+ Z v% g; R2 @1 ?
W: l$ c* t: \' H$ R0 Y+ J
不管我们怎样拉出来
' X* }: z5 q1 j' A, a! f/ ]
, Y/ Y, g9 L f& B
你让千千万万饿死的人民
8 ~; s; |/ o! }. D: {" c
2 Z F( U }; A' S7 U; M& K
看起来更像是胀死的
8 F" P+ i! K# I/ E
! C4 r. h. I$ w. h3 i
, T+ w# e3 f( F+ a% ]0 r2 d8 s
& E9 B% f0 j3 X! |0 Q% x" U
图片
7 j& J9 f( c+ z2 N7 b$ b: h7 b# u
7 J2 o' Q& ]7 \' F
吕本怀读诗(节选):灾难不应被忘记,尤其那些人为之灾难;有意遮蔽最容易导致遗忘,遗忘则最容易导致悲剧重演。诗中所呈现时代并不遥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地点、人物与事件则十分真切(我在聂家岩挖过观音土),但在如今的年轻人看来,却未免有点天方夜谭。这是否源于这片土地从来就缺少了对灾难的教育,更缺乏对导致灾难原因的彻底反省,终于导致人们与鱼一样对灾难的记忆不超过七秒。单就表达而言,这首诗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为诗中那因亲历而凸显的情境清晰。尤其“我”对观音土的印象如在目前(灰白的糯糯的,带着某种/美味或粮食幻觉),短短一句诗,不仅有对其颜色、质地的记忆,更有对当时感觉的复原,“幻觉”一词甚至有可能将有过类似经历的读者带回到令人不堪回首的岁月。二为生动而具体的侧面烘托。当时的人们包括“我”在内,为什么非得去吃观音土,尤其明知吃过之后极可能将因排不出而死亡的后果,那些人为什么还是要抢着去吃?诗中对此有足够的烘托——“草根嚼尽,树皮已剥光/这是荒凉的饿殍大地/留给中国最后的食物”“伟大的祖国光荣的母亲/你的儿女实在太饿了”,一旦有了这样的宏观背景,一旦有了如此的个体感受,读者自然能够理解人们当年为什么“只好把要命的瓷土/呑进肚子里”……”这于看惯了、听惯了正能量的读者很可能觉得不舒服。但既然历史上有过这样一道伤疤,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忘记掉;一旦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疼,而不对这伤疤加以消炎与必要的防护,那么这伤疤终究还是会有要制造麻烦的一天。
* d8 E2 o# ]) h( t7 e' f
. Q2 @& ^% k' v# V
图片
歡迎光臨 三民主义健中国研习会 (http://www.sunwinism.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