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立凡再谈《》之春秋
August 25, 2016
摘自VOA时事大家谈: 《炎黄》染红,中共对温和改革派发起的颜色革命
中国所剩无几的温和改革派杂志之一《炎黄春秋》,在2014年遭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接管之后,开始撤换原有编辑,引进左派以及鹰派人士。
杂志原本的编辑们在七月向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提出民事诉讼,八月发行新编辑掌控的杂志,则被讥为“伪炎黄”。炎黄春秋屹立25年,为何中央现在却下痛手? 这本杂志对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在哪? 未来中国是否再也不会有像炎黄春秋的一样的报刊了?
历史学家、独立评论人士章立凡说《炎黄春秋》作为中国改革派的旗帜刊物,一直坚持着体制内的改革思想,也坚持挖掘历史真相,使被虚无化了的党史真相得以披露。这些做法还是站在体制内的立场,试图恢复原来中共所主张的实事求是的作风,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来重建中共统治的合法性,通过宪法宪政的手段来维护中共统治。但很遗憾现在的领导层并不接受他们这样的观点。《炎黄春秋》的20万订阅人中很多都是中共党内的老干部,他们还一直对于执政党抱有希望,希望通过改革能重建公众对执政党的信心。这些人的心现在冷掉了。为了惩罚《炎黄春秋》,砸掉了依法治国的金字招牌,很失算。
章立凡表示,《炎黄春秋》除了谈历史,每期都有谈现时政治的文章。现在高层是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不允许像这样主张政治改革的言论再继续存在。这也令很多对改革还抱有幻想的人放弃了幻想。历史已经证明,当朝廷关闭了改良的大门以后,革命的脚步就会越来越近。以当前执政党的处境来讲,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一种僵硬的状态,任何一种改革论调的出现都可能造成政权的崩塌,只有越来越强硬才能继续维持;一旦有所松动,崩盘的速度就会加快。因此他们现在也没有退路,这是当前体制的困境。对《炎黄春秋》的打压实际上是加剧了困境,甚至可能是加速了历史进程。
包括郭松民、戴旭等、司马南这些左派跟鹰派人士都收到参加炎黄春秋会议的邀请。未来炎黄春秋将走向何方?而原本的编辑群,包括杜导正、胡德华、李锐等人,是否可能遭到整肃?
章立凡认为伪《炎黄春秋》开的所谓的作者见面会非常可笑。据说有一个写手用了三个化名来发表三篇文章,证明他们的文章来源很有问题。很多自费的用户已经开始退订。现在的编辑班子完全没有公信力,《炎黄春秋》被他们接手,这个杂志也就结束了。这件事造成了一种“寒蝉效应”,就是当局不希望大家发表言论。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说话,一个政权听不到不同意见,那么危机就会一步步走来。 |